close
楊子葆的法式享樂主義–做最適當的事,就是品味!法國給人的印象是什麼?美食、紅酒、浪漫還是時尚。透過在法國留學、工作,以及對法國葡萄酒文化極為深究的前駐法代表楊子葆,帶我們體驗何謂法式的享樂主義,繼而感受法國人在真實的生活品味裡,蘊含的真正奧義。法國對美食、美酒與時尚的影響力,一直具世界性指標作用,凡事只要與法國沾上了邊,似乎就代表有了個性與品味;即便是一條小小的長棍子麵包,也因為有法國的傳統背景與文化加持,讓美味之外更多了豐富感性的故事調味。曾經在法國留學、工作,擔任台灣駐法代表並熟知葡萄酒各相關文化與知識的楊子葆,擁有長年生活在巴黎的經驗,加上本身就是個法式享樂主義的擁護與實踐者,透過其細膩入微的絲絲觀察,提醒著,法式品味的養成其實我們也可以辦得到。楊子葆1963年生於台灣花蓮。法國國立橋樑與道路學院(ENPC)工程博士、法國高等社會科學院(EHESS)社會學博士研究。現任輔仁大學客座教授。曾任法國巴黎公共運輸局(RATP)研發工程師、鼎漢國際工程顧問公司總工程師、新竹市副市長、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僑務委員會副委員長、中華民國駐法國代表、外交部 政務次長等職。著有《可移動的文化饗宴》、《看不見的巴黎》、《捷運公共藝術拼圖》、《世界經典捷運建築》、《街道家具與城市美學》、《藝術進站》、《葡萄酒文化密碼》、《葡萄酒文化想像》;譯有《永續運輸》、《七個小矮人》、《都市傳奇》;並曾主編《文化多樣性與永續發展》等書。生活就是享樂的價值觀「法國人與我們享樂方式的最大差異,就是法國人無時無刻不在享樂!」楊子葆不假思索地說著。就他的觀察。台灣人的享樂是抽出時間特別來做的事,通常與生活和工作分開;但對法國人而言,他們的生活重點就是享受眼前的一切,享受工作、熱愛美食、藝文表演更是生活裡的一部份。享樂,根本不需要掛在嘴邊。楊子葆還記得初到法國時所受到的文化衝擊。1991年左右,他剛剛前往巴黎唸書,上學時卻遇上了當地大學生所發起的「拒絕當土撥鼠」的運動,示威者堵在每個捷運門口,企圖讓所有行人放棄搭捷運,而改以走路的方式認識巴黎,運動的目的是認為捷運太快速地載著旅客前往目的地,忽略了讓人放慢腳步體會巴黎的機會,所以必須抵制。想坐捷運的人。需要很有毅力地穿越這群如圍牆般堵著的學生,才有機會搭上捷運。對於當時方剛從一個吵著要興建更快速捷運的台北城離開的他,對於當地人可以針對如此議題發起活動 深覺感動,原來生活中有除了「目的」以外更該重視的項目!這次感動,間接影響他後來捨去研究工程而成為一位社會學博士的心路轉折。重視前戲 細節過程才美麗法國人對過程的重視,或許從品酒這件事就可得到驗證。會先依據菜色挑選適當的酒(名酒不一定是最佳選擇);啜飲前,會先注意適合盛杯的容器,欣賞酒的色澤、香氣,然後慢慢地,一口一口地從味蕾裡品味滴滴涓流的「風土」故事。在葡萄酒的擁簇下聆聽楊子葆訴說法式享樂生活,更貼近法國人的生活品味了。兩個星期前,楊子葆參加一場由台灣金融家為主人的台法聯誼餐會。主人一開席便端出五大酒莊的名酒,開瓶後立即舉杯豪邁暢飲,身為陪客的楊子葆突然聽見身邊一位法國輕熟女的外文細語:「台灣男人都是不做前戲的嗎?」指得應當是酒沒先醒就貿然飲用,以及沒有細膩的前置品酒動作,糟蹋了美酒佐美食的用餐情趣;似乎也一語雙關地說明了台灣人不夠浪漫且粗心忽視細節所營造出的情趣的民族性。這次聚會也讓楊子葆想到法國留學時期追法國女朋友的趣事。為了追美女,楊子葆還曾前往法國藍帶學校學習烹調,待學成後立即邀心儀的女生來家中品嚐,忙了一整個晚上,美食吃完、美女依然不買帳。楊子葆向法國朋友抱怨,朋友於是決定親自來體驗楊子葆追女生的經過,用餐後立刻指摘他是「沙文主義的豬」,因為邀女生來用餐不該是冷落女生在客廳、只悶著頭做事為了炫耀自己的烹飪專業有多好,而應該注意更多細節,如環境佈置、餐前溝通、烹調時不時出來打招呼等,總之,法國女生注重的絕對不是「菜好」而 已,過程讓人舒服與被重視才是最重要的。從小養成 感受真實生命之美法國人對過程與細節的重視,讓楊子葆深深感動著,而這一切可是從法國每個人小時候就開始養成,內化成為民族個性,連結成一個國家的整體生活品味。楊子葆舉幾個例子。在法國捷運局擔任工程師時,在邀約下前往朋友家渡過兩星期的聖誕假期,在兩個星期裡與朋友年滿10歲的小外甥女天天玩在一起,相處非常融洽,到了離別時刻,小女生嚎啕大哭,不知所措的楊子葆只好把眼神投向小女生的媽媽,希望她此刻能夠幫忙安慰,沒想到小女孩的母親竟然把兩手放在身後,細細地告訴小女生:「把心交給別人就是這種感覺,請你現在好好體會。」楊子葆非常驚訝,原來法國人從小就被以成人看待,認識著生命真相,並品味其中的酸甜苦辣。第二次被指派駐法代表,兒子正好是讀幼稚園的年紀,公立學校在每年秋天舉辦一星期的味覺週,這星期的每天活動,都是為了培養小朋友的食的品味。第一天嚐遍法國各地域生產的不同梨子、第二天吃不同國家生產的各式巧克力??,重頭戲是其中有一天學校會安排具有米其林星級身份的廚師做菜給小朋友吃。這是法國廚師公會為了法國美食永續發展所安排的社會服務,讓法國人從小就體驗料理的好壞差別,除了體驗美妙食物對生活與生命的重要,也養成了辨別好食物的味覺能力。就像是對色彩,法國人的說法是很多元而豐富的,並帶有視覺效果的形容詞。波爾多紅、勃根地紅、初春嫩綠、仲夏之深綠,鼓勵著用五官去感受自然或生命裡的豐富變化,自然就養成敏銳又多情緒的身心感動。敏感累積成生命「體驗是累積的,當與生命結合在一起,漸漸就變成了人的個性。」楊子葆說著。法國人獨到的品味是培養的結果,當品味與生活結合在一起後,就變成獨特的法國人的美學與質感了。我們或許不如法國人那麼懂浪漫、會敏感,然而試著把自己節奏放慢一點、把視線焦距放寬一些,一定也會發現存在生命週遭的微妙感動,更貼近了法式享樂生活些。《TASTE 品味誌》與MyDesy在每週末提供給你有想法的風格堅持.有態度的細節講究。《TASTE 品味誌》是一本有觀點,談生活品味的雜誌,單數月份月初上市。報導品味人士、提供生活提案、精選消費情報;以雙月刊的形式來整合最新資訊、提出觀點。我們知道,Taste顯現生活態度,生活態度也正展示了Tast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